新闻中心
-
大学第一课:在宁大,升国旗
2024-08-268月26日清晨,晨光熹微的贺兰山校区德勤楼前,542名农学院、林业与草业学院、葡萄酒与园艺学院、生态环境学院的2024级新生,与润泽书院全体工作人员、团学骨干代表一起,参加升国旗仪式。升旗仪式由党委副书记马浩谦主持。 7时20分,国旗护卫队同学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护送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走向主席台。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全体师生面向国旗,行注目礼,心中充满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对新征程的憧憬。2022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班韩泽在发言中,号召新时代青年学子要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更要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要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勇攀科学高峰;要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积极运用农科学子的专业优势,为国家的“三农”事业添砖加瓦。润泽书院党委书记、院长马骏表示:“站在神圣的国旗下,不仅是为了见证国旗的庄严升起,也是为了共同揭开新学期精彩而绚烂的序幕,更是在此发出青年学子矢志奋斗的青春誓言”!她希望,新时代青年一定要看到人生道路上的烂漫鲜花,一定要有美好的梦想追求。要勤奋学习,做一个求真知的人;要勇于探索,做一个敢突破的人;要锤炼意志,做一个能吃苦的人;要团结合作,做一个讲奉献的人。“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本次活动不仅是新学期升旗仪式,更是一场生动的思政课,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26 2024-08 -
宁夏大学资助项目回访纪实:爱与希望同行,携手筑梦未来
2024-08-26为深入了解和精准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传递社会温暖,激励困难学子奋发向上、提升资助效能。书院领导、老师、学生利用暑期组成资助回访团队,带着对受资助家庭的深切关怀与期望,踏上了回访之旅。回访团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前往省内多个市县,与学生、家长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与慰问。 在回访中,小组成员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生活状况及未来规划,向学生家长宣传了党和国家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各项资助政策,广泛征询了家长对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受访学生家长表示会配合做好家校联系,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共同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此次回访活动不仅加深了学校与经济困难家庭之间的联系,也为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学校将继续秉持“立德树人”的初心,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拓宽资助渠道,创新资助模式,确保每一份爱心都能精准送达需要的学生手中。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爱与支持下,将有更多寒门学子得以圆梦大学,用知识的力量改变命运,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构建更加公平、更有温度的教育环境而努力
26 2024-08 -
启航未来 携手同行——一场双向奔赴的见面会
2024-08-268月25日,润泽书院联合对应学部、学院在贺兰山校区笃行楼报告厅召开2024级新生家长见面会。会议由润泽书院党委书记、院长马骏主持。农林与生态学部党委书记张宁,农林与生态学部常务副部长、林业与草业学院院长马红彬,农林与生态学部副部长、生态环境学院院长钟艳霞,农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王锐,葡萄酒与园艺学院副院长张雪艳与2024级新生家长参加了会议。会上,张宁简述了学部制改革背景、进展及架构,对学部各办公室职能作了详细介绍。他指出,学部作为新增管理层级,有效整合了研究领域相近学院资源,促进了学科间交流融合,实现了资源高效共享。马红彬、钟艳霞、王锐、张雪艳分别为学生家长介绍了林业与草业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农学院及葡萄酒与园艺学院的发展历史、专业设置及科研团队,通过详实的数据生动全面地展现了学院风采。马骏对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说明,详细介绍了书院机构设置、育人理念、学业规划及管理制度。她表示,希望各位学生家长能够融入学生成长成才过程,凝聚育人合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助力。会上,书院、学院的老师与学生家长进行了互动问答。在交流过程中,家长们积极提问。书院及学院的各位老师对家长们提出的专业学科建设,学生个人发展等问题,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此次新生家长见面会,加强了学院、学部、书院与家长的沟通,增进了家长们对学校的理解,为2024级新生展开大学生活奠定了良好开端
26 2024-08 -
媒体报道:观成就,促振兴丨宁夏大学农科学子赴彭阳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24-08-1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发扬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回信精神,引领新时代农科学子不断趋于“练本领,兴农业”的发展路线。2024年8月3日至6日,宁夏大学润泽书院“苹”芜尽处是春山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指导老师马浩谦、陈虎的带领下,赴彭阳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实践团在长城塬千亩苹果基地合影)长城塬千亩苹果种植基地作为城阳乡农业发展的龙头产业,是促进乡村振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好法宝”。实践团参观了苹果树种植的方式方法,了解了苹果产业发展的农科技术,深刻体会到乡村农业产业的壮大对促进振兴、促进增收、促进致富发挥的重要作用。实践团来到了城阳乡长城塬千亩矮砧苹果种植示范基地,城阳乡涝池村党支部副书记陈鹏向实践团介绍了基地的基本情况。(图为园区负责人陈鹏向实践团介绍基地基本情况)该园区主要种植了嘎啦、红蛇和蜜脆三个苹果品种,丰年可达800万公斤以上,年纯收入可达3600万元以上,在促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地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该基地技术人员向实践团讲解了塬上独有的气候条件,并从温度、湿度、土壤、设施、技术等方面,和实践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图为基地技术员向实践团讲解园区的种植技术)8月6日,实践团在草庙乡刘塬村养蜂人施建学家中了解了“养蜂”情况。施建学介绍:“养蜂这件事当时是在县、乡、村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学习养蜂的。我养蜂七八年...
13 2024-08 -
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马元带队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
2024-07-27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校企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平台共建等方面的合作,7月26日上午,宁夏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马元带领葡萄酒与园艺学院、润泽书院相关人员,赴美贺酒庄、嘉地酒园、莱恩堡国际酒庄开展访企拓岗。葡萄酒与园艺学院党总支书记苏宇静,润泽书院党委书记、院长马骏,葡萄酒与园艺学院副院长张雪艳、徐伟荣,润泽书院党委副书记马浩谦,润泽书院辅导员曹洋、王兴,葡萄酒与园艺学院教师郝新意、张修铭一同参与此次活动。走访过程中,美贺酒庄、嘉地酒园、莱恩堡国际酒庄负责人并分别对酒庄员工招聘及人才引进基本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徐伟荣全面介绍了学院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情况,并与三家葡萄酒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就业岗位拓展、校外导师聘任等密切联系,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深度发展。马骏分别与企业负责人就行业发展趋势、企业人才需求及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马元指出,宁夏大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就业工作的指示要求,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压实工作责任,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融入地方企业,形成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动。马元表示,希望以此次行动为契机,有效贯通...
27 2024-07 -
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建林一行调研润泽书院
2024-07-217月16日,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建林一行到润泽书院调研。学校副校长赵晓佳陪同调研。姚建林一行实地走访了书院德馨美育工作室、致远生涯规划室、俊良工作室等五个工作室,了解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和发展情况。在党团活动室,书院党委副书记陈建丽汇报了林业与草业研究生党支部全国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工作。姚建林充分肯定了宁夏大学近几年取得的办学成果。他希望通过本次调研交流相互借鉴学习,在未来能够开展更密切的合作,为两校事业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案
21 2024-07 -
【暑期社会实践(五)】 生态保护,绿动宁夏丨宁夏盐池县哈巴湖景区植物调研及生态保护
2024-07-21为增强农科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了解农村现状、农民需求,激发他们为农业发展、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7月15日至17日,来自润泽书院的“探索者联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哈巴湖自然保护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在哈巴湖管理局合影)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却拥有着相同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在这里,他们不再是坐在教室里的大学生,而是积极投身实践的探索者。根据工作人员的介绍,目前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已被列为4A级景区,内含多个景点,包括烽火台,博物馆,四兄弟树等。区域内有脊椎动物140种和44个亚种,包含国家级、自治区级濒危野生动植物等资源,被誉为西部荒漠天然的“生物基因库”。(哈巴湖植物介绍)随后,实践小队前往参观了哈巴湖的主要景点,并深入地了解到哈巴湖处在盐池中部最大的流沙带的源头,方圆50平方千米连绵不断的大沙漠经过两代人的艰苦治理,已经变成了沙漠绿洲,并且形成了秀美的森林景观。成片的沙柳随风在沙海中翻着绿浪,沙丘低地一簇一簇的旱柳林,如同蘑菇云重重叠叠,若隐若现。更为可贵的是在毛乌素沙地南缘保存了面积可观、极为罕见的天然乌柳林和杨柴林,成为一种独特的植物群落。针对这些特殊的植被类型,同学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调研工作。最后,团队成员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向景区提出了建议及针对目前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和设备有限的改进和应对措施。(哈巴湖现状介绍图)(哈巴湖湖边小路与湖心亭)“实践是检...
21 2024-07 -
【暑期社会实践(六)】聚“枸杞之力”,助乡村振兴
2024-07-21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为调研当前宁夏乡村特色农产业发展现状,7月16日,宁夏大学润泽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杞“鲜”行小队与西北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开展联合实践,在宁夏大学靳磊副教授与马维宗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枸杞种质资源圃等地,开始了实践之旅。联合实践团的成员们身穿统一的服装,走进枸杞的种植地,穿梭在郁郁葱葱的枸杞丛中,开始了紧张而又充满乐趣的走访和问卷调查工作,试图用纸笔记录、用双眼见证枸杞从枝头到市场的蜕变。在种植区的入口处,靳磊老师从专业理论的角度给团队成员简单讲述了种质资源与种类。通过靳磊老师的讲解,成员们认识到资源圃中所种植的枸杞种类之繁多、遗传信息之全面。而团队成员以枸杞为媒,走进田间地头,也将以枸杞的采集者、知识的探索者的身份,进行一次关于知识、汗水与希望的深度对话。(靳磊老师在讲解何为种质资源)刚刚踏入枸杞地,随处可见的便是正在采摘枸杞的忙碌的农户们。枸杞是肉质浆果,容易捏烂,因此在采摘时要轻采、轻拿、轻放。可以看到,为保证果实的品质和完整性,农户们采摘枸杞时都十分小心谨慎,堪比呵护刚出生的婴儿,生怕劲儿太大掐疼了它,给实践团的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深入种植园内,团队成员们惊讶于枸杞的多样性。红得如火的“宁杞1号”、色泽独特的黑果枸杞……每一种枸杞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小心翼翼地摘下这些宝贵的果实,大家发现不同...
21 2024-07 -
【暑期社会实践(四)】赴一场蔬菜之约
2024-07-20为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中“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精神,宁夏大学三味“蔬”屋助农团于7月13日至7月17日在指导老师李昱龙、陈虎的带领下赴宁夏彭阳县红河镇什子村和新集乡团结村蔬菜种植基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宣传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技术,实地参观调研,志愿服务,调查问卷,人物访谈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升乡村蔬菜种植的技术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力,推动绿色有机蔬菜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志愿服务为当地“三农”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发挥农科学子的实践精神、钻研精神、奉献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开篇:绿色梦想,播种希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绿色有机蔬菜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然而,在广袤的乡村地区,传统农业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因此,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技术,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三味“蔬”屋助农团成员正式启航,奔赴一场绿色有机蔬菜之约。技术下乡:绿色有机种植新风尚活动伊始,宁夏大学农学院李昱龙老师深入彭阳县红河镇什子村与宁夏东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红河有机蔬菜种植相关人员以及村民进行交流,并针对种植基地里芥菜叶发黄、卷曲,虫害,水肥灌溉以及种植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种植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蔬菜基地相关人员以及...
20 2024-07 -
【暑期社会实践(三)】曙光在田埂上跳跃,稻蟹于黄河边欢舞
2024-07-20乡村振兴走基层,青年服务正当时。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大学生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4年7月15日,由宁夏大学润泽书院辅导员王兴率领的“乡路通梦端”--乡村振兴促进团,踏上了前往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永兴村的乡村振兴实践之旅。这是一次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实践探索,旨在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发展。实践过程中,为深入了解永兴村的现状和需求,小队成员走村串户,与村民们亲切交流,倾听每一个声音,帮助村民打扫卫生,一同为村民择菜。为明晰村内产业特色,在永兴村信息员的带领下,小队成员来到花田香蟹主题公园,该公园以坚持生态优质、绿色发展为原则,将土地、农耕、有机、生态、健康、阳光、收获与生活体验交融,人与自然紧密结合,打造现实版的梦里桃花源。随后,团队成员跟随指导老师与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访谈交流,了解到永兴村的发展历程。目前,永兴村发展稻渔立体种养,生产“蟹小米“有机品种,增加产品附加值。以“生态农业”与“休闲度假”为主,利用黄河边区位优势扩大民宿产业,大力宣传推广花田香蟹主题公园。永兴村临近黄河,在永兴村副书记的带领下,小队成员来到黄河边,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每一片塑料,每一个瓶罐大家都细心捡起,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清洁行动,更是对母亲河的深情呵护。用青春智慧,点亮乡村振兴之路。“三下乡”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青春的...
20 2024-07